中国乳业整改升级 乳企剑指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 赵琳琳报道
长期以来,关于奶业振兴的问题,受到了我国民众的广泛关注。
近日,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奶业问题确实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小康社会不能没有奶业,十几亿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奶业。所以我们把奶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点。
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我国奶业发展受到重创。但这些年来,民族奶业知耻而后勇,浴火重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韩长赋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奶业生产已实现养殖规模化,其中百只以上养殖规模已占整体50%以上,农牧养殖规模不断提高;挤奶机械化,“挤奶姑娘”成为历史;产业集中化,前20家企业的销售额和生产量已超50%。而这些变化应该表明,中国奶业正在大踏步向着振兴前进。
韩长赋表示,未来,我们要打造民族奶业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围绕“养好牛、出好奶;严监管、保安全;强企业、树品牌”三大方式开展奶业工作。同时,对于中国奶业的振兴他充满信心,也相信,有一天外国人到中国旅游买中国奶粉。
严标准给予中国奶业底气
国内乳企打入国际市场?其实,这样的想法并非不切实际。除当前我国养殖规模化、挤奶机械化、产业集中化外,著名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更多的源于乳业政策对奶粉质量的严格标准。
早在2010年,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就联合下发《关于在乳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合格的,将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
据行业内数据显示,在这场全国范围的乳业清理中,20%至25%的小规模乳制品企业退出市场,有些地区的淘汰率甚至高达40%。宋亮表示,这不仅为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肃清了道路,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乳品的质量。
2016年,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公布,该《办法》明确了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都实行注册管理,并且要严格限定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同时,对配方数量进行了限制;对于规范标签标识以及治理宣传的乱象,《办法》要求申请人在申请注册的时候,要一并提交标签和说明书的样稿和标签,还有说明书提到的说明和证明材料,企业还要对标签和说明书表述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此外,《办法》还明确了监管要求以及申请人的法律责任。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的婴幼儿奶粉配方大概有2000多个,平均每个企业有20多个配方,远高于国外企业一般只有2到3个配方的情况。因此,宋亮认为这一管理办法的出台,将有至少一半的奶粉品牌被淘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整个行业的市场秩序会更加良好,此外,这一新政将有助于消费者消费信心的恢复。
同样是针对很多人关心的奶粉配方问题,今年年初,乳业“十三五”规划出台,当中提出要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制度;同时,《规划》指出将严厉打击违法添加行为,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严格奶源基地、加工布局、技术装备、环境控制、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冷链储运硬件设施设备,严管冷链流程,确保终端乳制品的安全与品质;强调加强复原乳监管,严格落实标识制度;此外,在打造国产乳品品牌方面,《规划》提出,启动国产乳品品牌营造行动,树立优质品牌,重塑奶业形象,提振消费信心。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规划》称,鼓励研发适合中国婴幼儿的产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
而在十三五”期间,农业部还将围绕种好草、养好牛、保安全等方面部署五大行动,来振兴中国奶业发展。在“种好草”方面,从今年起到2020年,每年将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牧草基地。力争到2020年,优质苜蓿产量达到540万吨,奶牛用青贮玉米产量达到4000万吨,满足奶牛养殖的优质饲草料需求;在“养好牛”方面,支持养殖场改扩建、小区牧场化改造和家庭牧场发展,“十三五”期间创建300家标准化示范牧场,实现“十三五”末,泌乳奶牛年均单产达到7.5吨的目标;在“保安全”方面,2017年将连续第9年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和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全国6352个奶站和5366辆生鲜乳运输车全时段管理,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此外,还将围绕“创品牌”,组织开展奶业品牌创建行动;围绕“讲好奶业故事”,组织开展“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展示中国乳业的品牌和形象。
内外承压奶粉销量下滑
然而,相反的是,严格的质量标准始终没能掩盖住我国奶粉业的下滑。在经历连续四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我国奶粉行业去年却首度出现负增长,全年奶粉销量较2015年大约下滑了2%。宋亮告诉记者,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因为政策的变革和进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0月“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实施以来,奶粉配方注册进入倒计时,但是目前提交申请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我国中小乳企来说,研发是一大短板,很难迈过注册高门槛。比如,需要阐述产品配方特点、研发目的、市场调查研究情况和相关母乳研究状况,还要证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充足依据,以及提交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检验能力的证明材料。而由于国内中小乳企重生产、轻科研,目前大多数根本不具备成熟研发体系,甚至连自己的研发中心都没有,因此,中小乳企面临不小的压力。
除此之外,在外围我国奶业面临的压力也不容小觑。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婴儿奶粉进口量已然突破20万吨,在前年增幅60%的基础上又增长了近三成。如果算上海淘和大宗进口,去年中国进口的奶粉量应该不低于30万吨,占到国内总需求的一半。
跨境电商领域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乳粉产量从120万吨增长至142万吨,七年间增幅为18.3%;而同期进口乳粉量从14万吨增长至72万吨,增长了四倍多。宋亮告诉记者,如果将跨境电商以及海淘算在内的话,其实整个婴幼儿奶粉市场还是增长的。但如果剔除这一块,则呈现出下降态势。以往奶粉行业增长都在10%以上,特别是2013年之前,同比增长达20%多,整个行业的规模达600亿,到了2015年已经增长到800亿,增幅很大,但2016年却一下子降到5%-8%。
“新政”成为乳业突围关键
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当前国产奶粉如何突围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是中国乳业的多事之秋,这主要由于准入制、严标准及奶粉新政的影响,但这一影响肯定只是一时的,相信在2017年里国产奶粉能适应并且适合这些变化。
他告诉记者,当前国产奶粉的突围,首先还是要借助新政的影响,提升企业自身水平;顺应供给侧改革及国家严厉的监管政策,建立规模化大型牧场,确保奶源安全,同时确保奶粉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深耕电商平台,借互联网扩大销售与影响力,同时进行渠道下沉,发展三四线城市;此外,推广巴氏奶也是突围的可行性方向。
“加强消费者的教育;加快渠道的升级,推动以服务为核心的专业化渠道的打造,让国产奶粉深入切入进去,对提振消费者信心和国产奶粉突围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朱丹蓬说,在渠道商管控方面也应加强,渠道商在渠道之间相互竞争往往易给消费者传达不准确的信息,从而影响消费者信心,所以下一步建议加强对门店经销体系宣传导向的管控,希望通过这种管控使得渠道商在竞争当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据悉,在新政下将有数千乳企会退出行业,但截至目前仅有两三百家退出,就总数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朱丹蓬说,中国乳企会在短期内业绩承压,但从长远看来,新政将促进行业洗牌,腾挪出100亿-150亿的市场空间,行业发展前景光明。